|
为深化“以练促学、以践赋能”的育人理念,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实践周期间,携手华清远见教育科技集团,特邀陈全伟、李承志、黄海雷三位资深技术专家,为2023级与2024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带来了一场为期五天的专项项目实践指导课程。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需求,本次实践周精心设计了分层递进的教学内容。 其中,面向2023级学生的“智能机械臂”项目,是一次高阶的嵌入式开发实战。在华清远见讲师李承志、黄海雷的带领下,学生们围绕Linux系统嵌入式开发展开深度训练。实践内容环环相扣,深度涵盖了C语言编程、数据结构与算法优化、存储技术应用、网络通信技术、QT图形界面开发及系统移植与内核开发等关键技术模块。通过从理论到代码的完整闭环,学生们不仅系统掌握了嵌入式系统开发的全流程,更在机械臂运动控制、传感器交互等真实场景中,有效锤炼了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与此同时,对于刚接触专业核心课程的2024级学生,实践周则以“单片机项目实践”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扎实的技术启蒙之旅。 在陈全伟专家的指导下,学生们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教学载体,结合Keil5开发环境进行高强度实操训练。通过智能电子表、智能防盗系统等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具的基础项目,学生们在“做中学”的浓厚氛围中,逐步理解了嵌入式系统的底层逻辑,初步培养了硬件调试与代码优化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为期五天的密集训练,此次实践周成效显著,成功打破了传统课堂的边界。 学生们通过智能机械臂的精准运动控制、单片机系统的稳定运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将课本上的抽象理论真正转化为了可量化的技术能力。此外,活动期间同步开展的考研讲座与技术交流环节,进一步拓展了学生对电子信息产业生态的认知,有效强化了其职业规划意识。 此次实践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技能实训,更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的生动体现。 通过企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制”,学生们得以在真实的项目场景中锤炼工程思维、团队协作与创新实践能力,为成长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展望未来,学院将持续优化实践教学体系,致力于构建一个“理论-实践-产业”无缝衔接的协同育人新生态。 文/图 李荔 初审:岳天天 复审:蔡晶 终审:刘高福
实践现场 |